教授,博士,硕士生导师,江苏省特聘教授,江苏省“333人才工程”高层次人才(第二层次),江苏省智能服务机器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学术带头人(智能感知与交互技术),IEEE资深会员(Senior Member)、CCF高级会员、CSIG高级会员。现任国际教育学院院长,奥卢学院常务副院长,曾任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副院长(主持工作)。
2014年毕业于芬兰奥卢大学(University of Oulu)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,获工学博士学位,师从Matti Pietikainen(IEEE/IAPR会士)和赵国英教授(欧洲科学院院士,IEEE/IAPR 会士 ),博士期间获得Infotech Oulu、芬兰Nokia基金、IEEE协会等资助;硕士阶段,师从东南大学郑文明教授(国家级高层次人才)。曾在芬兰奥卢大学机器视觉与信号分析中心(Center for Machine Vision and Signal Analysis (CMVS))担任高级研究员、在英国剑桥大学情感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(Affective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Lab )担任Research Associate,作为澳洲国立大学、堪培拉大学访问学者。在学术评审与会议组织领域,担任IEEE PAMI、IJCV、IEEE TIP、TMM、PR、NC、IVC等多个国际期刊评审专家及客座编委。在诸多学术会议中,担任第4届图象处理与媒体计算国际会议(ICIPMC2025)技术程序委员会主席、第二届CSIG情感智能大会程序委会员主席、ICIVC2022 口头报告分会主席, 以及BMVC2017、FG2018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委员等,还曾担任中国多媒体大会(2022、2024)与中国图象图形大会(2023)技术论坛主席等。
学术任职:
在多个专业委员会任职,包括中国图象图形学会情感计算与理解专委会常务委员、多媒体技术专委会委员、视觉检测专委会委员,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委员、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系统结构专委会常务委员、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、江苏省信息应用技术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委员,同时还是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、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学会理事。也是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库、南京市发展改革委评审咨询专家库入库专家。
科研项目经验:
在科学研项目方面,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、省部级项目,发表论文80余篇,相关成果主要发表于IEEE汇刊、CCF收录会议、爱思维尔期刊,GOOGLE学术引用次数达5121次。
(1)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面上项目)、芬兰Finnish Cultural Foundation北部地区项目、芬兰Science Foundation for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人工智能项目、江苏省人才专项、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(自然科学)研究重大项目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、江苏省教育厅中外合作办学平台联合科研项目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、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、校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;
(2)作为骨干成员,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面上项目)、芬兰科学院(Academy of Finland)重点项目、芬兰商业促进局(Business of Finland)重点项目、芬兰奥卢大学Infotech项目。
获奖荣誉:
曾获得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)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、北京市科学技术 (自然科学)二等奖、芬兰Nokia基金Jorma Ollila Grant、FG2019和ACCV2022 杰出审稿人奖(Outstanding Reviewer Award)、ICME2017 最佳论文奖(Best Paper Award)、江苏省信息应用技术学会青年科技奖、江苏省信息应用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、第一届CSIG情感智能大会最佳海报奖等。并且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。
人才培养成果:
(1)指导本科生工作情况:所指导本科生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本专科毕业论文(设计)二等奖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、江苏省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、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、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、ICGIP 最佳口头报告奖(Best Oral Award)。还指导学生完成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、省级双创4项、校级双创项目6项等。
(2)指导研究生工作情况:在研究生培养上,累计指导硕士研究生 11 人、博士研究生 3 人,目前已有 2 名硕士(就业于徐州重工等)、3 名博士顺利毕业(就业于芬兰奥卢大学、澳门科技大学、安徽省***局),为学界和业界输送了高质量专业人才。在学科竞赛指导中,带领学生斩获多项荣誉,如在海康机器人 “启智杯” 机器视觉大赛开发类中荣获三等奖,以及在 “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技术类竞赛” 中荣获团队三等奖。学术研究指导方面,与他人联合指导的博士生发表了十余篇 SCI 检索论文,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发表了 5 篇 SCI 检索论文和 CCF 收录论文,以及 4 篇EI检索会议论文、在审SCI论文6篇 。
主要研究方向:
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计算机视觉、情感计算、人工智能及交叉领域,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 TIP、TMM、TAFFC、PR等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。目前从事具身智能、人工智能、机器视觉、情感计算与工业缺陷检测等方向的研究。在小样本学习、情感计算、目标检测、深度学习等子领域均有高质量研究成果,近年来比较关注人工智能的前沿问题以及前沿交叉领域。
研究生招生计划:
(1)电子信息(专硕)、密码(专硕)
(2)机械工程(学硕、专硕)
满足电子信息、密码、机械工程等专业要求,计算机、机械、统计、数学等相关专业;
努力刻苦,有上进心,具有较强的自我驱动能力;
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,以及较强的编程能力;
拥有人工智能、计算机视觉、具身智能、机器人自动化等相关方向科研经历优先考虑。
请有意向的同学发送简历至 xiaohua.huang@njit.edu.cn 或 xiaohuahwang@gmail.com
个人主页: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site/xhuang1111/home
谷歌学术:https://scholar.google.fi/citations?user=k2xp2doAAAAJ&hl=en